您的位置:首页 > 调查 >

海南设全国首个营商环境建设厅显诚意:应在公共空间对企业家友好-世界视讯

来源: 南方周末 时间: 2023-02-11 02:54:08

2023年开年以来,全国各地都召开了工作动员会议,目标都非常清晰地指向了经济建设。各地官员、一把手,都不约而同地纷纷放低姿态,做出各种承诺和保证。在山东,菏泽市东明县委书记孙迁国表态,“谁跟企业过不去,县委、县政府就跟谁过不去。”潍坊市市长刘运说,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家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,让企业家当主角、站C位、坐前排。

而海南省则成立了全国首个“营商环境建设厅”,以期为解决当前营商环境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“海南方案”,宣传中目标是建设一流营商环境,当好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工程的“施工队”、市场主体和群众的“店小二”、自贸港营商环境制度创新的“排头兵”。

官方如此集中高调地为民营经济站台,这用力的方向是对的,要修复与重振经济,就要从修复与重振企业家的信心开始。经济要发展,社会要进步,必须让“生产性努力”压倒“分配性努力”:企业家、工人创造财富、提供税收,是生产性努力;公共部门靠税收运行,是分配性努力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连续多年的“考公热”反映了一些人对分配性努力的热衷。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3.12万人。最后共有212.3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,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8∶1。

而早在2013年,中国社科院曾进行过一项调查,当时结果显示: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平均年龄已达到55岁至75岁,此后5到10年内,全国将有300多万家民营企业迎来代际传承。然而,很多企业家却拒绝让“富二代”们接班,纷纷劝他们去报考公务员。

也就是说,有些成功的民营企业家虽然看起来很风光,但背后的艰苦和辛酸可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。有的企业家可能是不想再看到子女这么辛苦,也有的企业家可能也是出于对自己民营企业家身份的不认同,更希望家里能出一个“当官”的干部。当然,也有的企业家是出于“战略布局”。

不管怎么说,考公热和民营企业家劝子女考公,都反映出我们社会舆论和观念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部分偏见。而这种偏见根深蒂固,在某些省份,如果没有编制,基本上等同于没有正式工作,相亲找对象都会是减分项。

所以,对于民营经济来说,树立信心极为重要,这是经济修复与重振的重要前提。但民营经济对大环境的信心,不是一朝一夕、几句表态就能建立起来的。各地官方的表态发言是积极和善意的,也会推动当地营商环境在边际上得到改善。但民营企业家还同时需要面对两方面的环境压力,一方面来自官方,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公共空间。

官方主要是政策、环境等问题,而来自公共空间则主要是舆论。舆论既影响着民营企业家们的身份认同,也影响着他们对未来走向的预判。毕竟有些时候,舆论会用来试探政策风口;也有些时候,舆论会影响政策走向。

尤其是现在自媒体时代,网络大V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很多主流媒体。他们之中有的人对民营经济不太认可,甚至是充满恶意。有些时候他们会输出一些经不起逻辑分析和推敲,也经不起事实检验的论断,而且叙述方式上往往是半真半假,再用一种无可置疑的老练语气表达出来,给人感觉好像他说什么都对,但其实掺杂了很多谬误在里边,一般人却很难分辨。

所以,这种大环境下,光有对民营经济口头的保护表态恐怕还远远不够。更重要的是,要给他们一个稳定的预期。而这种稳定预期,一方面是政策上的,另外一方面则是大众的观念基础,以及由此形成的舆论态势。

大众需要知其然,更需要知其所以然,不仅需要知道民营经济“贡献了50%以上的税收,60%以上的GDP,70%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,80%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”这个“5678”的重要性,更需要从理论、原理上认识市场经济、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和合法性。润物无声,保护民营经济,还有很多“工夫在诗外”的工作要做。

• (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报立场)

张是之

标签: 营商环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