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调查 >

专家谈绿色低碳转型: 发展第四产业与农村新能源系统

来源: KE科日光伏网 时间: 2022-12-01 16:44:52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中国是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,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支撑了中国经济发展,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。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“双碳”目标,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“1+N”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,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也在不断提升。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凸显,如何在坚持低碳发展的同时保障能源安全?绿色低碳转型又要如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?

11月23日,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(NRDC)主办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协办的“2022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”上,多位专家聚焦国家、省份、行业和企业四大层面的低碳转型,就转型路径、技术应用、风险防范、就业转型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,分享和交流了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建议。

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、院士杜祥琬表示,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,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资源基础是丰厚的。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并与化石能源协调互补,先立后破,是我国能源的战略方向。

“低碳转型与能源安全并行不悖,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是我国自己可以掌控的,不依赖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幻,有利于能源体系的独立性和安全性。实现双碳目标是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。”

杜祥琬称,双碳目标的实现是复杂的系统工程,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科学的转型过程,需要深度的管理创新、科技创新、金融支持和企业参与,要保持战略定力。
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表示,生态产品第四产业,是指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以生态资源为核心要素,从事生态产品保护、生产、开发、经营、交易等经济活动的产业集合。

“只有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,才能全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,才能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试点型、示范式、盆景化转向生态惠民、生态富民,乃至建设美丽中国的产业形态。”王金南表示,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尚处在形成期,需从顶层设计层面进一步理清产业范围、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,亟需从生产、消费、交易、分配全流程构建政策保障体系。

“未来我国合计需要14万亿度电,人均就是1万度电,将高于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目前的水平。届时80%多的装机容量都是风电光电,这就使得电源结构跟现在大不一样了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表示,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是能源革命的中心任务,同时也需要应对零碳电力供给与用电需求的季节差、大比例风光电导致日内逐时的供需差等问题。

谈及未来的能源结构和用能方式,江亿认为应努力实现全面电气化,尽可能利用电力替代燃料。这当中最核心的任务是农村新能源系统的建设,因为它既是零碳燃料的提供者,还是新型分布式自律式发电的先遣尝试,所以应该是中国能源革命的始发地。

NRD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尼什・巴普纳(Manish Bapna)表示,今年,气候变化给全球的经济和稳定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,各国正努力应对。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七届会议刚刚落幕,各方首次同意设立“损失和损害基金”,帮助最容易遭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灾难。在中国,得益于政府和市场的支持,太阳能、风能、电动汽车、储能技术正在飞速发展。未来NRDC将与中国的合作伙伴继续合作,助力中国加强能源安全和气候安全,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。

标签: 第四产业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